深泽直人
精心设计
“我想做成一个类似滤网样子的空气净化器。”
深泽直人产品设计家
— 深泽先生与日立是什么关系?
深泽:我和日立制作所的设计师熊谷先生,是因两个人都喜欢设计而结识,这就是我与日立关系的开始。跟懂得设计的人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谈到工作。人家找你做设计,就好比是玩棒球的接球,你接到了球,就得好好儿投回去。
找我做设计的人有不少,我每次都努力把设计做到最好,想要给对方一个惊喜。所以,我觉得自己做的设计很多都是不错的(笑)。
最近我想搞一些公共性的设计。一般来说,日立等一些日本知名的电机厂商,给大众的印象都是做产品的。但是如今这个时代,家电这类“物品感”很强的东西将会逐渐从日常生活中消失。我想电机厂商的传统企业形象也在发生着变化,一步一步地在向生产诸如社会基础设施啦、公共设施啦、共享产品啦这类产品的企业发展。
正如日立的发展是伴随着自然社会发展一样,我的设计也正在走上一个更大的平台。这样的话,我自然就有了跟日立这样拥有技术平台的公司一起工作的想法。最近五、六年,我们就是以设计一种可作为平台的产品这样的形式在一起工作。
从我自己个人的信条来讲,或许现在力量还不够强大,还不为世人所知,但将来只要设计发挥力量就有希望,我是想跟这样的公司一起工作。同时“利用它的资源,生活就会实现飞跃性的改善”,我愿意跟这样的公司携手合作。我平时就一直在想,不仅只看是否有名,而且还要有相当的实力,我希望与这样的企业一起工作。这其中之一就包括我与日立建立的深度合作关系。
— 在这种情况下,给人的印象是这次的产品设计好像有些脱离了平台这种形式。您为什么还是接受了这项工作呢?
深泽:空气和水是生活的基本保障。净化空气和水,本质上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基础设施,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平台。
正因为如此,我才对它感兴趣。我有一种感觉,与其说我是单纯地设计空气净化器这一家电产品,不如说我是在挑战设计空气。这项设计所针对目标的规模很大,有一种使命感逼着你必须去做。
— 关于产品的参数规格等,一开始就给你做了详细说明吗?
深泽:目标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需求?首先我们要了解对方的要求是什么,根据需要要求我们做什么,然后才能从中激发灵感,提出创意。当然,我们对情况了解得非常详细。当时,我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几乎都抖了出来。
我在想,到底什么样的设计适合于正在发展中的市场,他们的生活方式到底是什么样呢?因此,我得“带上设计,有备而来”,考虑得自然要比面向日本市场做产品设计时更加周全,好像有点儿去炫耀自己的感觉(笑)。
— 刚才您说到激发灵感,那这次帮助你完成最终设计的灵感是什么?
深泽:灵感就是要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脏空气被吸进到空气净化器经过滤网的情况。不是让人看不懂空气净化器在干什么的“形式”,而是让人感受到它“真的把空气吸进去了”。而且还要把它做得看起来十分精致考究,在技术层面上,我觉得难度会很高。
这是我的直觉。说到直觉,既是我的直觉,也是使用者的直觉。如果不能直截了当地表现出大家直觉上所要求的东西,那就无法顺利地传达这种直觉,也做不出来能让人们交口称赞的魅力产品。

— 跟直觉一样,精致考究也很重要。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不做得精致考究的话,有的地方就无法完美地表现“直觉”,您认为这种无法表现的部分在哪里?
深泽:就是我们叫做“louver”的这个部分。louver是一个特别强大的标志,这款空气净化器整体看起来就是个滤网的模样。
为了让使用者能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吸进空气的部分,我原本是想把整个空气净化器的正面搞成一个类似滤网的样子。但实际上涉及到塑料成型技术,也就是外装技术的时候,这种形状的模具结构制作难度之大完全出乎意外。就好像在编织结构复杂的箩筐一样(笑)。好比是用塑料成形做出一个跟用手编织的箩筐一样的箩筐。所以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很难。
但是,这一块必须得完成。如果有什么部分出现了纰漏的话,那就无法融入环境,发挥不了滤网的作用了。
这款空气净化器,设计上是看不见内部的。一般的空气净化器,只要打开缝隙孔,就能看见净化器的内部,也就能清楚主机和内侧滤网大小的不同。为了掩饰这种不谐调性,我们反复研究过刚才说到的模具结构。日立在这方面的制造技术和生产技术以及对设计的执著真的非常棒,如果没有“坚持做到底”这种精神的话,我想是做不出来好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