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关闭

深泽直人
精心设计

第二回

“我是一个交互设计师”

深泽直人产品设计家

— 这次设计过程中,还有什么其他特别费心经过了反复推敲的地方吗?

深泽:还有一个就是“气氛”。重要的是打造一种生活氛围,而不是东西本身。如果在净化空气的机器看着吓人的话,那不也是一种公害吗(笑)?所以,我想不如把它做成一个可以完全融入到环境中的产品,尽可能地排除那些损害环境和产品之间关系的要素。窗户的百叶窗只是横向开口,所以在周围环境中就很好看。与此同样,我原本是想做成一个只有滤网样子的空气净化器。

— 设计上采用了切除机器背面而使其便于放在房间角落的结构,这种创意来自于哪里?

深泽:首先,按照人的直觉,大家都知道房间的角落容易脏。再者,人都有一个习性,喜欢把各种东西放在角落处。我倒是不怎么把东西放在房间的角落,但一般人都从房间的角落处开始摆放东西的。据我的估计,如果正好能放进角落里的话,顾客的满意度一定会提高。

而且,从感觉上来说,在四方型房间里沿着墙壁平行放置空气净化器,不如把净化器放在角落处,这样可以把空气汇集于一处吸得更干净。所以,我就想到了机器背面采用三角形,四方形切掉一角,正好能放进90度角的墙壁里。

— 这种创意是一开始就有的吗?

深泽:是的,一开始就有了。

别人会怎么想呢?尽可能单纯地思考这个问题,认真地坚持做下去。具体把它做出来很难,想法倒是很强烈。

— 具体做起来很难,其难处在怎样才能平衡切掉的部分和必需的零部件等吗?

深泽:空气净化器内部采用的是箱式的风扇结构,它需要多大的空间这类问题,设计人员和设计师都是知道。所以,我想到了,他们一定会说,四方形的机器切掉一角的话,风扇就装不进去了,但我还坚持说要切掉(笑)。

所以,听到我说“切掉一角”,大家刚开始都惊奇地叫一声“啊?”我又说了一遍,“是要切掉的!”大家才说“的确如此”。我自己当催化剂,把“的确如此”这样的点火剂传递给做产品的人、买产品的人,这样大家就都理解了。经过这样的过程,大家的意见逐渐得到了统一。

—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你觉得“非这样不行”的地方吗?

深泽:我想到的是HEPA滤网,要是滤网脏了,就会想着频繁地更换。更换滤网的时候,自然是从机器上方抽出插入。我就想滤网能不能像拍立得照相机的胶片那样啪地自动弹出来呢,于是,就想出了在机器上面开一个四方形的大插孔,就好像以前录像机出入录像带的插孔那样。

但是,据说HEPA滤网实际两年换一次就行(笑)。尽管如此,还是有滤网,所以保留了基本想法,采用了可简单插入的结构设计。

— 是不是就像把纸放进碎纸机那样?

深泽:对,对。而且我还说过类似“干脆连同滤网也重新设计了”这样的话。那时候,我还萌发出一个创意,滤网脏了就自动弹跳出来。我觉得这样也挺不错的,滤网自动弹跳出来了,告诉你“哎呀,该更换滤网了”。

— 是不是像烤面包机那样?

深泽:对,就是像烤面包机那样。结果呢,大家说“这样也不错”,但实际上两年只弹出来一次(笑)。话虽这么说,不过……

— 要是真的采用了的话,那也会挺不错的吧?

深泽:当时,还谈到了商业模式,在滤网弹出前,智能手机会提醒你“该更换滤网了”。这类的OS怎么样呢?就是站在所谓IoT物联网上来考虑,通过利用和空气净化器进行交流的服务,滤网就可以进行自动配送,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像这样的滤网生意不是很诱人吗?结果是,滤网也不是需要经常交换的啦……云云。

— 这也是个挺好的创意啊!

深泽:跟我们一起合作的日立公司的人,跟我们在同一个创意环境里,所以工作中大家互相鼓励“对啊,对啊”,在一个轻松的气氛里开始集思广益。有时也会有“还得考虑现实啊”那样的挫折感,还有些创意不能如愿以偿地完成。但是,该坚持的我们一定坚持,特别是那种关键性的创意,决不会放弃。

— 在LED和数值显示的设计方面,您有什么考虑吗?

深泽:操作部分和显示部分这类界面,如果总是亮着灯的话,是很严重的噪音。当房间暗下来的时候,光亮就会成为噪音,所以,我们做了特别的设计,只有在使用的时候碰触开关,开关本身才会出现,显示其功能。

另外一个状态显示,通过颜色的变化,就能了解空气脏的程度。蓝色的光表示空气为洁净状态。

一般来说,所谓界面设计,是指操作部分和显示部分的设计。我的想法是把产品总体看做是一个界面。所以说,这种交互设计就是设计产品本身。我通过硬件来考虑的,只是人和东西、环境和东西的交互关系。我把机器正面全部作为louver,这是一个界面。滤网自动弹跳出来,这也是一个界面。当然,操作和显示的方法也是如此。东西是交互的凝聚体,因此,设计产品跟设计交互具有同样的意义。

在跟日立商讨的时候,这些话我没少说,这是我始终坚持的。Product as Interface。我们不是硬件设计师,而是交互设计师。

访谈录